做好墙面清理:在施工前,要彻底清除墙面上的灰尘、油污、脱模剂等杂质。例如,对于有油污的墙面,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清洗。因为这些杂质会影响乳胶漆与墙面基层的粘结力,导致漆膜容易脱落。
检查和修补墙面裂缝:仔细检查墙面是否存在裂缝。对于细微裂缝(小于 0.2mm),可以直接用腻子填补;对于较宽裂缝(大于 0.2mm),需要先将裂缝清理干净,然后用嵌缝石膏等材料填充,再用腻子找平。如果裂缝没有得到妥善处理,乳胶漆在干燥过程中或日后使用时,由于基层的伸缩,很容易在裂缝处出现开裂。
保证墙面平整度:墙面的平整度会影响乳胶漆的整体效果和附着力。通过刮腻子的方式来平整墙面,一般需要刮 2 - 3 遍腻子。每遍腻子施工后,要用砂纸进行打磨,使墙面光滑。打磨时,砂纸的目数可以从低到高,比如先使用 120 目砂纸初步打磨,去除凸起部分,再用 240 目砂纸精细打磨,让墙面达到平整的状态。
温度和湿度适宜:施工时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 5℃以上。温度过低,乳胶漆干燥速度过慢,容易出现漆膜开裂。例如,在寒冷的冬季,如果没有适当的取暖措施,乳胶漆中的水分长时间不能蒸发,当温度升高时,漆膜内部的水分快速蒸发,就会导致开裂。湿度控制在 40% - 70% 比较合适,湿度过高,漆膜不易干燥,还可能滋生霉菌,影响附着力;湿度过低,墙面过于干燥,乳胶漆中的水分蒸发过快,也容易导致开裂。
良好的通风条件: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,但要避免强风直吹墙面。适当的通风有助于乳胶漆中的有机溶剂挥发,加快干燥速度。不过,如果通风过强,漆膜表面的溶剂挥发过快,而内部溶剂还未挥发完,会导致漆膜内外干燥速度不一致,产生应力,从而引起开裂或脱落。
选择优质产品:优质的乳胶漆在成膜性、柔韧性等方面表现更好,能够有效减少开裂和脱落的风险。在购买时,可以查看产品的质量认证、成分说明等信息。例如,一些具有弹性的乳胶漆,能够更好地适应墙面基层的微小伸缩,减少开裂现象。
注意乳胶漆的配比和稀释: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准确配比和稀释乳胶漆。如果稀释过度,乳胶漆的粘结性会降低,容易导致脱落;如果稀释不足,乳胶漆过于浓稠,可能会出现涂刷不均匀、干燥后漆膜过厚等问题,增加开裂的可能性。
控制涂刷厚度和遍数:每次涂刷乳胶漆的厚度要适中,一般每层厚度控制在 30 - 50 微米左右。涂刷遍数一般为 2 - 3 遍,每遍之间要等前一遍充分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。如果漆膜过厚,干燥过程中内部应力增大,容易导致开裂。
采用正确的涂刷方法:可以选择刷涂、滚涂或喷涂等方式。刷涂时要注意用力均匀,避免出现刷痕和厚度不均的情况;滚涂要选择合适的滚筒,使乳胶漆均匀地分布在墙面上;喷涂时要控制好喷枪的压力和距离,确保漆膜均匀。例如,喷涂时喷枪距离墙面一般在 30 - 50 厘米,压力适中,这样可以避免漆膜过厚或过薄。